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千年香榧三代果 十年辛劳富一方

作者:admin 2016-07-26 11:09:09

正是香榧收获的季节,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的香榧加工企业负责人纷纷打电话给诸暨市质监局,咨询有关香榧产品包装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要求和办理程序。该市制定的《枫桥香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已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今后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在产品上打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

据诸暨市质监局负责人介绍,他们从2000年开始申报,为这个标志,整整准备了10年时间。“目前枫桥香榧地方标准已形成从种子、育苗、种植,到生产、加工、流通,都有一系列标准规范”。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和主产于诸暨的枫桥地区,而又叫做枫桥香榧。早在汉代的《尔雅》中就有对香榧的文字记载:“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于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壳薄,其仁黄白色可生啖。并可焙收,以小而心实为佳,一树不下数百斛。”至明代《本草纲目》中,对香榧的生物特性和营养药用价值更是做出了详尽的叙述。在诸暨当地一直有着“千年香榧三代果”说法,这有两层含义,一是香榧树产果需要30年,爷爷种下去的树,到孙子那辈才开始收获;二是香榧的果子要两年才能成熟,加上以前加工技术落后,3年才能出产一批。

现在香榧树是诸暨一带有名的“致富树”,一公斤炒制好的香榧零售价格高达三四百元,一户人家有两三棵香榧树,便可解决吃饭问题。但是在十几年前却还不是如此。赵家镇榧农老何告诉记者,15年前香榧只卖几毛钱一公斤还无人问津,最近10年行情才一年一年看涨起来,不过生意好了、价格起来了,新问题又出来了,香榧产量和质量都跟不上需求。

早在2000年,诸暨市质监部门就意识到实施标准化生产是发扬光大传统产业的根本途径,也就是在那一年,诸暨着手申报枫桥香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以地标保护申报为契机,在发展香榧产业中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枫桥香榧产业的变化,正是伴随着农业标准化而来。榧农通过人工授粉、合理施肥、保果技术等来增加香榧树的产量、提升香榧果实质量。“从施肥、授粉到保果,都定时定量。”赵家镇种植户告诉记者,比如施肥,以前是大致估算,现在是定时定量,像冬施基肥,每10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要增施30公斤有机肥一次。因为方法改进,现在香榧树的产量比以前提高至少两倍以上。如今诸暨每年出产香榧1000多吨,占全国50%以上,有8万多人依靠香榧生活。

2010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枫桥香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规定,只有枫桥镇、赵家镇、东白湖镇、陈宅镇、璜山镇、岭北镇、东和乡7个乡镇出产的香榧,才能称为枫桥香榧。为确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品质,新标准对枫桥香榧选种有明确界定,只有“细榧”这一壳薄仁满的品种才算是正宗的。除了选种,一颗土生土长的“细榧”要成为枫桥香榧,还要经过一道道标准化程序的“历练”。如杀虫再也不能用传统的直接喷洒农药的做法,而是采取灯光诱杀;在加工工艺上,采收后需经二次堆沤法,待香榧内种衣由红转黑后,选择晴天洗净晒干加工,时间从传统两三个月缩短为二十多天;炒制时,要先用旺火将粗食盐炒到80℃至85℃,再放入香榧热炒……

对于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的使用,枫桥香榧行业已是摩拳擦掌,如今已是龙头企业“老何香榧”掌门人的何金灿说,为了保护枫桥香榧金字招牌,这两天正忙着和其他榧农商量,并且定了规矩,今年枫桥香榧在炒制过程中,不能加任何添加剂。

眼下香榧采摘加工季节已经临近,枫桥香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委员会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该办公室对全市60余家炒货企业进行了宣传和培训,使更多企业认识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使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并围绕管理办法,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使用专用标志,他们还将加强对香榧管理、采摘、运输、交易、加工、包装、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诸暨质监部门表示,要专门针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行监督抽查,还将对使用该标志的企业在产品包装上严格按有关标准贴上防伪标签,确保香榧的产品分类与原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等进行严格区分,保障香榧产品的质量安全,更好地保护和弘扬枫桥香榧独特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和品质特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为挖掘香榧文化内涵,诸暨市还提出要以每年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全力打造香榧森林公园,培育品牌企业,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诸暨观光旅游,使枫桥香榧地理标志品牌打得更响,走得更远。据了解,通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宣传,今年到诸暨市香榧产地之一赵家镇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收入增加了2000余万元,香榧的每公斤价格上升了10%以上。

相关推荐

香榧TOP10